資料來源者:林月雯
水產養殖即利用一定天然水面或人造水面放養經濟性的水產生物例如魚介類、爬蟲類、兩棲類、貝類及水產植物類......等,然後積極管理其飼育環境及注意餌料之給予,以促進其繁殖及成長,直到收穫上市,並可獲得利益者稱之。天然水面主要是依據地形加以築堤或用網、竹片等圍建而成,或在較風平浪靜的水域上懸掛箱網、牡蠣架以做為養殖措施。而人造水面由於人為因素為主,要使放養物成長快、繁殖多而利益要多,必須考慮到池塘的位置、構造及經營分法等。
回溯臺灣的水產養殖,迄今已超過三百年,依其發展過程大體可分為:
傳統期(一六六一年~一九六二年):本階段是臺灣水產養殖的萌芽時期,屬於一種「任養」的方式,只放天然苗,不投飼料的粗放型態。
基礎期(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九年):在這個時期,相繼開發成功草鰱魚、草蝦及烏魚的人工繁殖技術,這些養殖技術上的突破,奠定了日後臺灣水產養殖事業發展的基礎。
拓展期(一九七○年~一九七九年):由於人工繁殖技術的運用,加上人工飼料的開發成功,相關周邊工業如水產機械、冷凍加工業的配合發展,以及養殖技術的創新等,使養殖型態由原來的粗放型式邁向集約化,經營型態也由過去的家庭式演變成企業化模式,臺灣七○年代的水產養殖如雨後春筍般地蓬勃發展起來。
全盛期(一九八○年~一九八七年):八○年代的臺灣養殖,已經開拓出國際市場,為國家爭取到大量外匯,單單草蝦一項在一九八七年的產量,就高達九萬五千公噸,高居世界之冠,此一時期可說是臺灣水產養殖的黃金時期。
衰退期(一九八八年~一九八九年):由於受到整個大環境水質污染的影響,以及養殖管理的人為疏失,在一九八八年爆發了嚴重的蝦病,使得年產量驟減達 2/3 以上,重創了臺灣養蝦事業。此外,由於水產養殖業的過速發展而引發種種問題,諸如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濫墾魚塭導致自然生態的破壞等,使得水產養殖在這段時期更是雪上加霜。
外移期(一九九○年~一九九九年):水產養殖因遭逢病變與各種負面影響的不斷打擊,乃著手把養殖的經驗、技術及成果,以獨資、共同投資或技術諮詢的方式,積極向外推廣。產業外移的結果,使得水產養殖擁有更開闊的發展空間。
轉型期(二○○○年~):水產養殖已開始考慮到永續經營以及與環境和諧共存共榮的重要性,一些保護環境的養殖技術,例如利用海水養殖與減少淡水使用量或循環水養殖技術的開發,以解決地下水超抽的問題,其他如產銷與經濟分析等養殖管理技術,也都全部納入整體策略考量。可以說養殖已邁入轉型期,企盼一切以永續經營利用為發展宗旨。
臺灣在二○○一年的養殖總產量約 31.3 萬公噸,產值約 269.6 億臺幣,分別占總漁產量(約 131.8 萬公噸)、產值(約 904.7 億)的 23.7 及 29.8%。主要養殖種類有吳郭魚、虱目魚、鰻魚、文蛤、牡蠣、龍鬚菜、鯉科魚類、蜆、淡水長腳蝦、石斑魚類及白蝦等,養殖魚種達 143 種之多,其中 103 種已有種苗生產,臺灣水產養殖技術的進步,由此可見一斑。
資料來源: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5&popsc_aid=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